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,这是苏轼眼中的荔枝,如果每天能吃三百颗荔枝,他永远想留在岭南。荔枝的美味不言而喻,中国种植荔枝的历史比较久远,距今已经有2000年多的历史了,之所以受喜欢,确实是因为荔枝香甜美味,人人爱吃。
每一年6月份是荔枝大量上市的季节,相比较其他的水果,荔枝更受欢迎,新鲜的荔枝汁水丰富,香甜可口,即便价格贵了一些,但依然阻挡不了人们品尝的欲望。然而今年的荔枝比起往年价格更便宜了,比如妃子笑最近一斤才不到10块钱,有些超市更是卖六七块钱,但我发现吃的人并不多,这究竟是为啥呢?有网友总结出了5个原因,扎心又现实!
第一个原因:价格波动引发消费心理矛盾展开剩余75%荔枝的价格曲线如同一场“过山车”,从上市初期的十几块一斤到现在几块钱一斤,暴跌的价格并没有让消费者争相购买,反而让大家比较疑惑,众做周知荔枝的保鲜期特别短,,“一日色变、二日香变、三日味变”。
当价格便宜后,有些人难免产生疑虑:过度降价是否意味着品质缺陷或库存积压?这种心理在生鲜领域尤为明显,可能会认为这个荔枝不怎么新鲜了等原因。
第二个原因:品质与口感滑坡荔枝在大家的印象中是香甜多汁的,果肉洁白如玉,可是如今的荔枝看起来“外表红润,内里寡淡”,由于荔枝产量增大,果农们为了抢占高价窗口期,在荔枝未完全成熟时提前采摘。未充分积累糖分的果实即使后期催熟,导致荔枝的口感变得很差,酸涩,水分少等等。
除此之外,荔枝采摘后需快速进入冷链以延长货架期,但长时间冷藏会导致果肉纤维硬化、汁液流失。有网友直言:“冷库荔枝像嚼蜡,毫无灵魂”。这种观念被根深蒂固后,购买荔枝的人自然也会减少。
第三个原因:荔枝吃起来麻烦荔枝虽然好吃,但吃起来略较麻烦,西瓜切开就能啃,葡萄,杨梅洗净直接吃,但是荔枝还要剥皮。有些荔枝的外皮并不好剥,每次吃的时候总是把手指甲搞的很疼。另外荔枝的水份较多,往往剥皮的时候手上都会沾上汁水,经常会弄得手上发黏,要是在家里还好,可以第一时间洗手,但是如果在户外吃的时候,确实有点麻烦。
第四个原因:高糖让人担忧荔枝虽然好吃,但它也属于高糖水果,荔枝果肉含糖量高达 16%-20%。随着时代发展,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,尤其是对于控糖,往往都会选择一些低糖的食物和水果。荔枝的糖分较高,对于控糖人士来说,往往是想吃不敢吃。
虽然荔枝属于高糖水果,一旦吃多的话就会引发“荔枝病”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“低血糖症”,这主要是因为荔枝中的甘氨酸 A和果糖占比失衡引起。
第五个原因:荔枝性价比不高如今人们买东西更注重的是性价比,荔枝去壳去核后,可食用部分仅占50%左右,按实际果肉折算单价甚至高于部分肉类。夏季除了荔枝之外,还有很多水果,相比较西瓜,桃子,葡萄等水果,它们的性价比更好,买一斤荔枝的价格,能买一个大西瓜,而且西瓜吃起来似乎更过瘾,还能做成西瓜饮料等等。
以上就是今天所分享的内容,不知道大家对于荔枝卖不动有什么看法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,最后问问大家,你们喜欢吃荔枝吗?喜欢吃哪一种荔枝呢?
发布于:陕西省天创优配-外盘配资公司-安庆股票配资-武汉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