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1年8月,北平和天津的报纸纷纷报道了一则震惊全国的重大新闻,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《国强报》便是其中一家对此事件进行详细报道的报纸,报道中写道:
“溥仪的妃子因受帝后逼迫与太监威胁,忍无可忍,自杀未遂,最终策划逃离宫廷,聘请律师要求离婚。真是几千年皇宫里第一次出现的妃子反抗事件!”
报纸所提到的“妃子”正是文绣。那么,她究竟经历了什么样的屈辱,才会做出如此果断的离婚决定呢?
展开剩余84%文绣出生于1909年,家境是满洲镶黄旗的贵族背景。她的祖父曾担任清朝晚期的吏部尚书,家族中也积累了不少财富。但她的父亲端恭,却是个屡试科考不中的普通人。文绣的母亲蒋氏在文绣和妹妹文珊相继出生后不久,端恭就去世了,留下母女三人过着贫困的日子。
为支撑家计,蒋氏努力抚养着文绣和文珊。1916年9月,蒋氏决定将年仅8岁的文绣送入深受推崇的敦本小学学习。文绣在学业上表现突出,受到师长的喜爱和尊重。13岁时,文绣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,虽然她的容貌并非倾国倾城,但她的身材高挑、眼睛大而有神,皮肤白皙,身形匀称,气质也颇为出众。
1921年春,时年16岁的末代皇帝溥仪已被封为大清国的“名义皇帝”,居住在北京的紫禁城内。溥仪的父亲载沣打算为他选一位皇后,并举行盛大的婚礼。文绣的叔叔华堪看准了这个机会,擅自将文绣的照片送到了内务府,等待溥仪的挑选。
溥仪后来回忆说,当时他面前摆放着四张女子的照片,看起来都是一样的面容,甚至有些无法区分。于是他只好根据旗袍的花色做了选择。最初,溥仪选择了文绣,但端康太妃却认为文绣的家境不佳,便劝溥仪重新选择。最终,婉容的照片被选中了,而文绣则成了“淑妃”。
1922年11月30日,文绣在一场盛大的婚礼中被溥仪迎进宫中,而婉容则在第二天才举行婚礼。新婚之夜,溥仪见到文绣后,冷冷地对她说:“下去休息吧。”这句话让文绣首次感受到深宫中的冷酷与孤寂,然而她并不知道,这只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。
起初,溥仪对文绣并不坏,偶尔会去婉容的宫中与她交谈、开玩笑,甚至安排一些适合后宫妃嫔参加的活动,也会让文绣和婉容一起出席。而为了文绣学好英语,溥仪特意为她请了一位外籍老师。然而,这些关爱并未能持久。
婉容对于文绣的宠爱非常不满,她自认为比文绣更美丽,因此总是以正宫的身份与溥仪争宠。在婉容的挑衅下,溥仪渐渐疏远了文绣,婉容不仅得寸进尺,还开始对文绣进行各种打压和羞辱。渐渐地,溥仪变得对婉容言听计从,文绣的处境越来越艰难。
有一次,文绣在后宫与侍女们一起玩耍,被婉容碰见。婉容便向溥仪告状,说文绣不自重。溥仪听后,立刻斥责文绣不知礼数,甚至在她面前指责她不合身份。尽管文绣知道是婉容在背后挑拨,她却无力反抗,只能默默忍受。
随着婉容逐渐占据上风,溥仪对于文绣的态度也愈发冷淡。婉容的月银起初为1000元,文绣为800元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文绣的月银被溥仪减少至200元。而婉容的生日常常是溥仪大肆庆祝,而文绣的生日却被无视。溥仪甚至不再与文绣同桌用餐,也不再让她参与接待重要宾客。
日复一日,文绣的身体和精神逐渐崩溃,她开始患上神经衰弱和失眠,深感生活的压迫和绝望。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:
“夜深人静,独自躺在床上翻书,蜡烛的火苗摇曳不定,似乎是我内心疲惫的象征,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说的伤感,令人无法释怀。”
1924年11月,溥仪因北京政变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,搬到醇王府居住。对于溥仪而言,离开皇宫无疑是灾难,但对于文绣来说,这或许并非坏事。她以为自己能以“平等”的身份重新获得自由,尝试影响溥仪的决定。但不久后,郑孝胥提出了复辟的建议,主张依靠日本的力量恢复清朝。
尽管最初溥仪对日本有所戒心,郑孝胥却成功说服了他,声称已经在日本为溥仪联络了重要人物,愿意帮助他复兴大清。于是,溥仪开始动摇,甚至表示:“看来日本对我们大清并非坏意。”然而,文绣却坚决反对溥仪的决定,她警告他:“日本是个侵略者,他们对中国的屠杀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。你不能听信郑孝胥的言辞,千万不要与日本人勾结,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。”
然而,溥仪深陷复辟的幻想,根本不听文绣的劝告。1925年2月24日,溥仪在日本便衣的保护下秘密前往天津,并住进了日租界的张园。文绣与婉容等人随后也赶到天津与溥仪会合。1931年,溥仪更是将住所迁至同一条街上的乾园,并改名为“静园”,这表面看似取“清静安居”的意味,实则暗示着他准备重新出山,等待时机。
在这段日子里,溥仪频繁与日本领事和驻军司令会面,甚至与北京的日本公使芳泽公使有了不少接触。面对溥仪与日本的勾结,文绣多次劝他悬崖勒马,然而溥仪不仅不听她的劝告,反而愈发疏远她,甚至逐渐对她冷酷无情。
有一次,中秋节前夕,婉容挑拨离间,溥仪却无所作为,文绣忍无可忍,决定自杀。幸亏一名女佣及时制止了她。当时,溥仪为了避免出事,命令加派人手看管文绣,限制她的自由。文绣暴躁不安,整日大吵大闹,最终,溥仪决定将文绣的妹妹文珊请来,希望她能安抚文绣。
文珊和玉芬(文绣的表姐)一同来到“静园”。玉芬是文绣远房亲戚,她在婚姻中屡遭不幸,也因此培养出对女权的独立见解,曾劝文绣:“如今是民国时代,男女平等,溥仪也不是昔日的皇帝。你可以请律师控告他虐待妻子,按法律离婚,争取自己的自由。”
在文珊和玉芬的劝导下,文绣终于下定决心,决定通过法律途径与溥仪离婚。经过一番计划,文绣成功逃出了溥仪的掌控,并通过律师提出离婚请求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优配-外盘配资公司-安庆股票配资-武汉股票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